9月22日,生科学院(农学院)以“实践筑梦青春,行动诠释担当”为主题,面向全体大一新生举办暑期实践团成果展示会。三支实践团队通过案例分享、数据展示、视频回顾等形式,生动呈现了乡村振兴、儿童关爱、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实践成果,为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“社会大课堂”。

“稚梦托阳・乡语青衿”小淮苗实践团深入淮安淮阴区五镇,构建“研学+课程+宣传”实践模式:团队走进刘老庄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,在辣椒大棚、红薯试验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并拍摄助农短视频,开设“小小农夫”课堂传承农耕文化。活动获26篇主流媒体报道,短视频浏览量破万,斩获淮阴区暑期实践风采展示三等奖。团队负责人表示:“未来将继续扎根乡土,探索更多‘青春+乡村’的融合路径。”

“生命微光,童心领航”实践团聚焦儿童权益保护,通过盲盒捐赠、急救科普、香囊制作、爱心暑托班等形式,为400余名儿童提供安全教育、心理辅导等课程,间接影响2000余人。团队开展问卷调研精准对接需求,制作4个短视频记录成长故事,获国家级、省级媒体报道20余次。成员感悟道:“每一次陪伴都是双向治愈,我们会让爱持续发光。”

“运河古韵·民族同心”实践团创新“返乡实践+文化体验”模式,组织多民族队员走访运河沿线,通过博物馆参访、遗迹考察、专家访谈梳理运河历史脉络,挖掘其作为民族融合桥梁的文化价值;深入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体验布依枫香染、尔苏刺绣等非遗技艺,在彝族火把节、壮族绣球制作中增进民族情感。活动获地方与媒体广泛好评,队员总结:“运河水流淌千年,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故事,是我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。”
此次展示会通过“身边人讲身边事”的形式,让新生直观感受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。学院团委书记王晓乐表示,未来将持续打造“实践育人”品牌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中厚植家国情怀,勇担时代使命。